前言
艺术家
迈克尔·赖特1955年出生于赫特福德郡(英国),现在在伦敦生活和工作。
学习经历:1972-1973年圣奥尔本斯基金会;1973-1976年利物浦艺术学院,美术荣誉学士;1976-1979年伦敦皇家学院,高级文凭和雕塑银奖;1999-2001赫特福德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HEA研究员。
1、个人简历
艺术家、策展人、日本美术家联盟会员
1965年出生于湖南,现居东京
1988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毕业
1999年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油画系硕士毕业
2001年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客座教授、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兼职副教授
2、自我阐述
“知道荷兰风格派是在1984年我就读广州美院油画系的时候,当时我们有色彩构成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蒙德里安的作品,那时中国还没有地方可以看到原作,我们只能通过学校图书馆的画册了解古典绘画之外的西方各新流派的作品。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的风格派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和进入现代艺术的大门,直到今天,风格派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古典音乐绘画创作。”
1、个人简历
出生于1967年,在慕尼黑生活和工作
1990-1996年,慕尼黑艺术学院学习
精选讲座:
2013年,德黑兰大学美术学院
2014年,第比利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6年,赫特福德郡大学创意艺术美术学院
2017年,Upper Bavaria洲艺术馆, Freising,湖北美术学院,武汉
近期展览:
2018年
“美丽配方集合”, Karin Wimmer当代艺术伊斯坦布尔艺术博览会
Boogie Woogie节奏乐器组, Reuten画廊,阿姆斯特丹
2017年
乌托邦,伊斯坦布尔艺术博览会, Boogie Woogie节奏乐器组, Reuten画廊,阿姆斯特丹
%,伦敦T画廊
2016年
节奏乐器组, Offbeats, Karsi Sanat画廊,伊斯坦布尔
“美丽的配方组合“ - Steve Coleman和五种元素, Lothr inger13Hale,慕尼黑
2、自我阐述
“我遇到的第一条线是实际的“丝线”。成股的缝纫丝线让我意识到一条线的内含: “聚集丝线”、“丝线-直线”。由单线构成的表面可通过“聚集丝线”(不同大小和表面数量的“丝线一直线”来进行定义。这看起来像是一条美妙的线。这种线处理方法用于剪裁,可以获得真正的直线。
当我驻足在Mondrian的荷兰风格派运动作品前时,我茅塞顿开。我意识到秩序排列、体系和每一个成分,都展现为整体性的剪贴画; 表现为一种通用的语言。它可以讲述所有细节,自然和抽象的现实:体现为一种整体性的通用解决方案。因此,荷兰风格派运动的作品使我豁然开朗,以此可以应对任何事、我周围和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包括语言、思维、写作、生活和现象学领域。对我来说,找到存在的最佳地点是公共空间中一堵墙的剪切画,它涵盖秩序和混乱、组织有序和杂乱无章、有意和巧合。如今,我在寻找整体性,有人称之为精神抽象。”
1、个人简历
1969年出生于瓦森纳,她是一名艺术家、策展人和教师,在荷兰莱顿生活和工作。她在莱顿学术艺术中心LAK任教,也是莱顿S项目的联合创始人。lemke van Dijk的作品已经在世界各地的画廊、艺术空间、博物馆和艺术博览会上展出。
在2016-2017年阿姆斯特丹灯光节期间,她创作了作品《影响之下》。
2017年,为庆祝荷兰风格派运动百周年,她与 Guido winkler一起策划了莱顿布料厅市立博物馆露天展览活动,包括“风格派诞生100年”,以及在莱顿多处展出的 Raakvlakken雕塑展。
2019年, lemke将设计三个大型彩色玻璃窗,并计划在荷兰莱顿的莱顿布料厅市立博物馆永久展出。
2、自我阐述
“荷兰风格派运动的艺术家们曾经寻找一种新的视觉语言。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制定了严苛的规则,仅采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白色、黑色、灰色和原色。通过使用这些元素,他们成功地将张力与和谐融于一体。这些作品只代表作品本身,并不表现画作以外的内容。在我的工作过程中,我也有自己的一套特定规则。遵循这些规则,在机会与秩序之间寻求张力与平衡。就像风格派艺术家的作品一样,作品所呈现的只是其本身的内涵。
此外,对于如何能够将个人作品融入自然和建筑环境中,我仍怀有浓厚兴趣。因此,我经常选择特定地点创作作品,这与一些风格派的想法不谋而合,即跨越绘画、雕塑和建筑学科之间的界限,比如杜斯博格的奥贝特咖啡厅。”
1、个人简历
1976年生于中国武汉
2006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
现工作和生活于武汉
2、自我阐述
荷兰哲学家苏恩梅克尔(Schoen-maekers)认为,人们通过冥想深入自然,透视现实隐秘的内在结构,这个内在结构就是“造型”。
自然中存在相互对立的一对对元素,如积极与消极、男与女,空间与时间,黑暗与光明等等,都可以通过简化而压缩为水平线和垂直线。这个论述与蒙德里安(Mondrian)早前的“加减构成”实验不谋而合,且拓展到更深远。这种对于造型的理解方式同样深深的影响着我的绘画。通神论哲学是受东方思想影响的一种神秘主义,关于对立的二元,在我看来,和中国的《周易》中太极两仪的演绎有着共通之处,中国哲学关于对立转化的道家思想,以及阴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表现方式,再参照蒙德里安的艺术的话,或许能为中国抽象找到更多可行的出路,而不必局限在以修行名义进行的“极多主义”的重复动作中。
1、个人简历
生于天津,现居北京、巴黎
1976 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
1989 毕业于慕尼黑美术学院自由绘画专业,师从Troeger教授、Zeniuk教授
1994 移居法国巴黎,普罗旺斯
2003 在中国北京798艺术区成立工作室
从2015开始作为特聘教授任教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生导师
2、自我阐述
有关风格派的个人见解:风格派绘画中蕴藏着的数字逻辑关系为抽象绘画输入了更多的理性思考,每件作品中的数字逻辑关系又都来自艺术家自己独一无二的规则。
个人对自己绘画的阐述:时间、空间和色彩,是我绘画的全部,每天所面对的是如何在画面上凭借可视的色彩将不可视的时间、空间得以呈现。
1、个人简历
1977 年生于江西省南昌市
2000 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学士学位,
2006 年毕业于幕尼黑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大师弟子称号.
2006 年至今工作生活于武汉
2、自我阐述
长时间面对Piet Comelies Mondrian 的样式会让我感到非常枯燥,但他依然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伟大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我希望能找到一种丰富视觉的形式来阐述空间和色彩的理解(颜色本身在光线下触觉的变化)。每当我面对Josef Albot 时也总会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思考,还有某些Paul Klee的画,宛如深夜中听到的Frederic Chopin:Nocturnes。
1、个人简历
1979年出生于乌克兰基辅
教育背景和职业:
1997-1999年 基辅美术学院学习
1999-2005年 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Meisterschüler
2010年 成立节奏乐器组
2011年 成立“美丽的配方组合”
精选讲座和研讨会:
2012年 新加坡当代艺术学院
2013年 德黑兰大学美术学院
2016年 赫特福德郡大学创意艺术美术学院
2017年 湖北美术学院,武汉
2、自我阐述
经验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媒介被组合成多种形式。如果你把一幅画看作是混合物质的组合物,并且认为它们之间会相互作用,则将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即,绘画的基本成分(媒介)可能是什么。我对绘画的八个要素进行了区分:颜色、表面、运动、时间、空间、光线、物质(各种材料),最后是画家。这里,空间和光是创造绘画(形式)的环境要素:颜色、表面、运动、时间、物质和画家既是环境的元素,也是绘画的元素。我在用数字手段进行绘画实验时的经验是,这8种元素中几种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
即使在使用电脑处理器绘画时,空间仍是环境的一个元素。与模拟绘画不同,数字绘画中的光是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绘画本身的一个要素。模拟绘画和数字绘画之间只有一个区别:使用数字工具无法改变屏幕表面的原始质量。同样在数字绘画中,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运动:画家在空间中的运动和表面上的运动。尽管屏幕表面的颜色和原始质量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但时间和表面时区之间的关系将保持不变。
在模拟绘画中,我会使用一种在绘画基底表面涂抹几种物质的方法。相比之下,数字绘画中只保留屏幕的物质性。同样的,由数字工具开发的绘画始终指的是画家和传达的意思。
Oleksiy Koval,慕尼黑,2018年10月
(本文有所删改)
1. 个人简历
黄拱烘,德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客座教授。
毕业于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Jerry Zeniuk 画室。
研究课题:当代抽象绘画。
2003年至今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2. 自我阐述
我的艺术创作
我的绘画通过一种自由的、不定形却又具体的方式,探索一个与形象世界没有指称关系的,平面的、在视觉中却又能够产生空间和光及深度张力的物理表面。它是一个由画布和原料色彩的对立统一构建填实的、直指视觉的、既自我敞开又自我封闭的真实存在。
我的作品,不指称任何观念与对象世界,也没有情感的介入。我着迷于材料作为视觉因素之间的对接,更在乎作品自我显现的逻辑是否清晰鲜明,努力让我的视觉判断在作画过程中能够保持锐利而中立。
以绘画自身内部的视觉因素为依据,发问或者回答任何一种关于视觉问题的立见,并且最终落实在以材质所承载的视觉框架上。是我作画的常态。
如何呈现作品,寻找一种作品能够独立自足、自我澄明的途径,也是我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认为,在绘画过程中,没有任何认知比视觉的领会更加纯粹深刻。它既是当下,却又永恒。
我喜欢在"形式一一材料"之间来回游走!
1、个人简历
亨瑞特·范·特·霍格在阿姆斯特丹生活和工作。
她收到 Mondria基金和其他基金的资助。她的资助者之一是史基浦机场。
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均有展出,如阿姆斯特丹、柏林、伊斯坦布尔、基辅、伦敦、慕尼黑、纽约、敖德萨、巴黎、悉尼、第比利斯和武汉。
2、自我阐述
“由1917年少数几名荷兰艺术家进行的实验开始,荷兰风格派运动逐渐成为所有学科内现代主义者的标志性国际先锋运动。他们怀着对革命的一腔热情,构想出一个高度创新的风格,制定了新的建设性原则。在荷兰风格派运动开始一个世纪后,它的乌托邦愿景已经消失。但对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艺术家来说,它的几何抽象语言以及色彩和形式的减少,仍是有重大意义并能带来灵感。如果没有荷兰风格派运动,我的作品可能会不堪设想。
1、个人简历
1982年 生于河南郑州
2004年 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获文学学士
2011年 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毕业,自由绘画与版画专业,获美术学硕士学位
同时获得德国艺术 “大师弟子”(Meisterschüler)荣誉头衔
2、个人描述
“风格派运动” 这一艺术史上的“个案个例”至今已经过去百年,如同一次生物的基因突变,其影响还将继续。
绘画其实是一个过程,即作品在一段时间来完成,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时间在一幅作品里或短或长,最终作品呈献给观者的时候是一刹那,我在画画开始
时候,尽量不去取舍自己喜恶,而把客观的颜料和直觉在画面中呈现出来。
——陈亮
在慕尼黑生活和工作作的艺术历史学家和策展人。
她在慕尼黑的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大学获得了艺术史和哲学硕士学位。
她主要研究并发表当代艺术理论问题的文章,特别是艺术、科学、政治、社会和批评之间的关系,目前正在撰写名为《艺术史的构造论:21世纪的博物馆如何看世界》的博士论文。